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中国煤炭要闻 » 正文

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驶入“快车道”

日期:2024-06-05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李玲

国际煤炭网

2024
06/05
09:5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炭产业 数字化转型 智能煤矿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开始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煤炭行业作为传统能源产业,也在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日前,由中国煤科规划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经济研究》编辑部主办的“第一届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二届能源经济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徐州召开。会议以“新质生产力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主题,深入探讨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多位专家指出,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为行业提供肥沃的数字经济土壤、搭建新生产要素组织方式、赋予数据资源和创新环境。

“我国能源绿色转型,要推动规模能源清洁化,加快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不断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大幅降低其成本;推动能源体系智能化,打造多种能源耦合互补、高效利用的智能能源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指出。

■智能化应用“多点开花”

近年来,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受到重视。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应急管理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代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煤炭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2024年4月,国家矿山安监局、应急管理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数字化进程,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数据治理和赋能、强化人工智能应用。

在相关政策推动下,煤炭工业数字化转型驶入快车道,智能化应用“多点开花”,成效显著。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超过200个煤矿实施了5G组网和应用,其中有13个煤矿入围“2023年5G工厂名录”。我国露天煤矿率先实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常态化运行。截至2023年6月,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车辆达300余台。2021年9月,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携手华为公司在北京发布矿山领域首个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矿鸿。

我国煤矿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也取得历史性突破。截至2023年6月,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数量增长至800余个,煤炭采掘技术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截至2023年6月,基于机器视觉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在100余个细分作业场景现场实际应用,现场应用的煤矿机器人达到31种、1000台套。

“培育煤炭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当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推动了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中国煤科规划院副总经理朱拴成表示。

■助力企业改革与体制创新

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也助力企业改革与体制创新。

“数字化、智能化助力煤炭企业组织体制和决策机制变革、管理效能提升、产业链协同和服务模式创新。”朱拴成介绍,目前,各大煤矿基本形成了ERP和数据中台等成熟的架构体系,改变了企业管理者传统的决策方式,使其更加高效、科学、精准。共享平台和中心模式也已在各大煤炭集团广泛成熟应用,实现了流程高效流转、集团管控有力、决策科学高效。

此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煤炭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比如,河南能源集团打造了全国唯一一家能够同时提供煤炭、化工、有色等多种大宗商品现货线上交易的平台。

当下,煤炭行业的数字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给行业发展注入不竭动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煤炭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23)》数据显示,2022年,煤炭信息技术产业呈持续高速发展态势,企业营收、利润和研发投入平均增幅继续保持了30%左右的增长,这表明我国煤炭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技术进步的同时,相关标准体系、产业生态体系也逐步完善。据了解,近三年,煤炭行业共发布各类数字技术相关标准(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近30项,发布速度明显加快。各煤炭集团在数字化管理制度和数字化企业标准建设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其中网络安全制度覆盖率达到100%、项目管理和系统运维制度覆盖率达到88%。基于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的产学研用单位协同合作,成立了各种创新联盟、协同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加快了煤炭信息技术产业链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头部企业开始面向行业输出数字能力

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加深,企业传统的数字化建设模式已不能满足体系化、标准化、平台化、协同化、共享化、生态化发展要求,煤炭企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头部企业开始面向行业输出数字能力。

“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开始构建煤炭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其自身强大的数字化能力面向煤炭行业赋能。”朱拴成指出,以山东能源集团“涅石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例,该平台基于海量工业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提供面向煤炭及相关行业的SaaS应用云服务,涵盖智慧设备资产管理、能耗管理、仓储管理等云端软件和工业APP。目前,该平台拥有工业机理模型247个、工业软件72个,支持工业协议30余种,连接设备339万台/套,服务用户36.05万名、服务企业246家。

在朱栓成看来,头部企业面向行业赋能的背景下,以往煤炭企业的数字化自建模式也将被逐步打破,煤炭企业可以依托行业级平台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享受高标准的数字化服务。

“随着企业数字化和煤矿智能化建设、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煤炭企业数据量和数据的价值密度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资产化已成为趋势,但整体对数据要素作用的发挥还不充分,数据治理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之一。”朱栓成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大范围、深层次推广应用,也将极大地减轻各类生产岗位职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井下作业时间,改善职业健康水平。”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