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中国煤炭要闻 » 正文

我国自主研发生物航煤加注国产大飞机试飞成功

日期:2024-06-18    来源:中国能源报

国际煤炭网

2024
06/18
10:5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物航煤 航空燃料 可再生资源

6月5日11:33,加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生物航煤的国产大飞机C919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平稳降落在山东东营机场。同日,我国自主研发的ARJ21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完成了生物航煤试飞工作。这是国产商用飞机首次加注生物航煤,试飞成功证明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煤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有利于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据了解,本次商飞加注的生物航煤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用俗称“地沟油”的餐余废油加工而成,采用的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用“地沟油”作为原料生产生物航煤,最大的难点在于地沟油含有大量脂肪酸类化合物,其含氧量高,氧分子直接影响炼化装置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为此,中国石化自主开发了专用催化剂和工艺,并在镇海炼化建成我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该套生产装置年加工能力为10万吨,若满负荷运行,一年基本能消化掉一座千万人口城市回收来的“地沟油”,不仅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每年还能减排二氧化碳约8万吨。

此前,中国石化生产的生物航煤已应用于波音和空客部分机型。中国商飞公司于2022年起开始筹划可持续航空燃料适航机型技术攻关、装机验证工作,于2024年成功获得适航批准。本次试飞填补了国产生物航煤在国产机型上的空白。生物航煤是以动植物油脂、餐余废油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属于可持续航空燃料。相比传统航煤,生物航煤的全生命周期可降低50%以上的碳排放量,已成为全球航空碳减排的主要方向。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提出,全球航空运输业于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IATA统计,2008年至2023年底,全球已有超过45家航空公司、37万架次航班使用了生物航煤。目前,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国已经形成航空生物燃料规模化市场,建立了“原料—炼制—运输—加注+认证”的完整产业链。IATA预测,截至2025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使用量将达到700万吨;2030年将达到2000万吨。以目前我国每年3000多万吨的航煤消费量计算,如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55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