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中国煤炭要闻 » 正文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形势与机遇

日期:2024-06-27    来源:信达能源

国际煤炭网

2024
06/27
11: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信达能源 新疆煤炭产业 煤炭储备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将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提升和中东部产煤省煤炭产量逐步下滑,新疆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从2020年《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的“超前规划并做好应急储备”到2022年《“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的“建设新疆为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其煤炭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产量占比由2017年的5%提升至2023年的10%,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进入新时代,国家赋予新疆打造“三基地一通道”的重要战略定位,即: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煤炭煤电煤化工成为新疆努力打造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

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产量快速增长,形成以“就地转化为主,疆煤外运为辅”的煤炭消费格局。资源储量方面,新疆作为我国第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和五大国家能源战略基地之一,煤炭资源储量极其丰富,预测储量高达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左右。原煤产量方面,随着我国煤炭开发重心西移,新疆原煤产量快速上升,2017-2023年,原煤产量由1.67亿吨提升至4.57亿吨,年复合增速为18%。煤炭消费方面,新疆煤炭消费以就地转化为主,2023年疆内煤炭消费占全区煤炭产量比重为76%,其中煤电和煤化工消费占比分别为50%和20%。疆煤外运方面,2023年疆煤外运量突破1.1亿吨,外送规模占全区煤炭产量比重为24%。

新疆统筹疆内经济发展和推动疆电外送,电力需求快速提升,仍以疆内自用为主。当前,新疆工业布局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高耗能产业为主,带动疆内用电需求快速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疆电外送”战略的大力实施,特别是2015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新疆电力工业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从用电需求看,2018-2023年,新疆全社会用电量快速提升,近5年复合增速达12.3%。从消费结构看,新疆电力消费以疆内自用为主,2023年新疆全社会用电量3821亿千瓦时,外送电力1263亿千瓦时,疆内用电需求占比76%。疆电外送方面,伴随着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19年投运,现已形成“两交两直”外送格局。到2025年,随着哈密-重庆直流外送通道和若羌-花土沟交流外送通道建成,将形成“三交三直”外送六通道格局。同时,新疆正加快推动“疆电外送”第四条直流通道前期工作,配合推动纳入国家规划,未来疆电外送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新疆发电结构以火电为主,“十四五”后期煤电装机仍有近30%增长空间,有望带来约5000万吨的原煤消费增长。2023年,新疆发电量为4912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为3790亿千瓦时,占比77%。新疆依托煤炭资源及价格优势,规划发展哈密、准东和伊犁三大煤电基地。据北极星火力发电网统计,截至2024年5月,新疆开工火电项目11处、核准火电项目2处,开工项目装机容量为1800万千瓦、核准项目装机容量为264万千瓦,合计约2064万千瓦。未来2-3年,随着开工及核准煤电项目逐步投产,新疆煤电装机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8.7%。参照2023年新疆火电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区煤炭消费的50%,原煤口径约耗煤1.79亿吨,若火电利用小时数和煤耗保持不变,我们预计新疆28.7%的煤电装机新增量有望带来约5000万吨的原煤消费增长。

新疆煤化工产业蓬勃发展,全面推动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等开发建设,将有力带动新疆煤炭资源转化利用。煤化工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依托煤炭资源、水资源等优势,重点布局开发以准东、伊犁、哈密等为主的煤化工产业园,全面推动建设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等项目。从具体项目看,煤制天然气是新疆煤炭资源转化利用的主力,新疆地区共规划建设煤制气项目10个,产能达340亿立方米/年,建成后有望带动煤炭消费量1.08亿吨。煤制油方面,依托哈密富油煤资源优势,新疆开启首个煤制油项目建设,产能400万吨/年,建成后有望带动煤炭消费量1420万吨。煤制烯烃方面,新疆规划建设5个煤制烯烃项目,产能450万吨,建成后有望带动煤炭消费量3150万吨。煤炭分质综合利用方面,新疆规划建设4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转化煤炭资源5500万吨/年。总体看,随着诸多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建成投产,有望带动新疆煤炭消费增加约2.08亿吨。

新疆煤炭产量稳步释放,煤炭需求潜力可观,超前布局新疆煤炭开发的煤企有望充分受益。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造“三基地一通道”、服务疆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新疆加快建设大型煤供应保障基地(2024年力争原煤产量达到5亿吨),拓展疆煤外运通道,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煤炭需求增长潜力大(仅考虑现有的煤电和煤化工项目,潜在新增煤炭需求约2.58亿吨),煤炭产业链迎来高质量发展重要机遇期。我们预计,未来10-15年,在煤炭需求达峰前后、中东部煤炭主产区产能加速退出背景下,新疆煤炭开发战略定位将更加重要,类似于30年前的山西和15-20年前陕西、内蒙古,有望成为彼时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开发基地。鉴于此,我们认为现阶段超前布局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煤炭企业或在中长期更加受益,既能够低成本获得优质的煤炭资源,又能够优先获得产能核增或核准新建以及煤电煤化工项目指标,实现企业稳健可持续发展,如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神华)、中国中煤集团(中煤能源、上海能源)、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江苏徐矿集团(苏能股份)、广汇集团(广汇能源)、特变电工集团(特变电工)等。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