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装置现在可以装入成捆锚索,操作人员直接通过出绳孔把锚索平铺在槽钢上的剪切区域,根据提前设定的各种裁剪尺寸按下切割按钮即可完成剪切工作。原先4个人的工作现在1个人就能够完成。这个外焊的框架看起来‘丑’,但能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弹伤之苦……”在华晋焦煤锦瑞煤业,该矿总工程师潘宏波向笔者介绍着新改进的锚索剪切机装置。
一直以来,锦瑞煤业的干部职工秉持着创新精神,从生产一线的细微处着眼,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开展小改小革活动。生产技术部提出的“采煤机的拖缆装置改造”,通过对拖缆装置缓冲、连接机构的改进,大大降低了线缆在挤压力下发生破损的几率,把原先每月修补电缆的频次由10次左右下降到2次左右,不仅延长了井下电缆的使用寿命,更有效提升了各类煤机的开机率。机电区提出的“局部通风机消音装置的改造”,降低了局部通风机运行的噪声,有效阻止了粉尘、煤尘直接正面进入风机,为井下职工提供了舒适安全的作业环境。安全监察部提出的“综掘工作面可移动式全断面水幕”,通过在传统的全断面水幕上加装支撑杆将其固定至综掘机皮带架上,随着工作面的移动,水幕便可跟着掘进机进退,既能够节省人工移动的成本,又能够第一时间发挥出水幕的作用,降低工作现场的粉尘浓度。像这样的小改小革项目精准地解决了生产中的顽疾,在不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该公司实现了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以小创新提升了企业发展的大效益。
“生产一线是创新最好的舞台,我们将为职工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让小改小革在采掘作业、井下运输、积水治理等方面正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大作用。”锦瑞煤业矿长杨道华说。
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公司千方百计推进技术创新、全员创新,常态化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建立“科技创新工作者”表彰机制,并对有突出价值、重大创新的项目进行特别立项,培育选树创新成果转化,仅在2024年度该公司就确立“五小”项目31项,表彰科技创新人员24人次,获得市级“五小”创新竞赛优秀成果4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达2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