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让煤电企业痛苦了数年的煤炭订货会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僵持了数年的煤电之争却并未因此而终结。
从煤炭和电力系统均获悉,国家发改委已经计划彻底取消往年的煤炭订货模式,2010年将不再召开煤炭订货视频会、衔接会以及合同汇总会。但是,煤电企业双方仍将自行谈判,而发改委目前正在制订一个辅助双方谈判的配套文件。
“这意味着国家发改委终于逐步终结了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煤炭订货模式,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国家发改委仍然难以彻底脱身。”一位了解内情的业内人士说。
“计划经济的恐龙”消失
按照惯例,每年12月下旬,中国煤炭、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企业将聚集在一起召开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但是今年,这一模式却突然被打破。
12月9日,煤炭订货视频会、衔接会以及煤炭订货合同汇总会,2010年都将取消,由煤电企业双方自行谈判。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制订2010年煤电订货价格谈判的方案,规则仍由国家发改委制定。
据了解,煤炭订货会已经由来已久。
我国1993年进行煤炭价格部分市场化改革,国家为了确保电价稳定,设定了国有大型电厂的电煤价格,从而形成了“计划煤”与“市场煤”之间的价格双轨制。而全国煤炭订货会议也从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几十年,被称为煤炭领域“计划经济的恐龙”。
这也是多年来煤电矛盾的根源所在。
对此,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对其做出首次改革,将每年的全国煤炭订货会取消,改成仅一天的视频会议,以及一周的煤炭合同汇总会也称为煤炭订货衔接会。
随后的几年中,来自上述几大行业的代表,每次都是在经过一周多艰苦的讨价还价后,最终不欢而散。而2009年,中国电煤订货更是经历了近一年的僵持后因国家发改委最终未公开干涉,首次宣告破裂。电煤市场也首次在没有签署合同、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运转了一年。
“实际上,去年的煤炭订货会已经等同于市场化了,这宣告传统的煤炭订货模式已经失去意义,这可能也是煤炭订货模式预计将最终终结的原因之一。”陕西一位煤炭方面人士说。
亏损电企苦等新方案
尽管煤炭订货会即将终结,但一直伴随着煤炭订货会的煤电之争却难以随其终结而一了百了。
“在电价政策仍然没有改革的背景下,取消煤炭订货会,实现煤炭订货完全市场化,只是终结了以往的电煤订货的模式,但是电煤订货最大的问题,也就是煤电矛盾本质上并未有改变。”一位地方电厂负责人这样认为。
据悉,目前订货会签订合同更多的是为了获得铁路运力资源。这些问题表现出订货会资源与需求不相匹配、运力限制因素较多,区域性、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不匹配,配置资源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
“订货会终结了,但这些问题和矛盾仍然存在,煤电双方现在只能等待政府将采取怎样新的煤炭交易方式来替代以往的订货会,来解决煤电之争。”
而煤电订货的彻底市场化,让电力企业最为苦恼。
“目前火电企业问题很大,因为煤价不断走高,而上网电价并未同步上调,今年仍有60%的火电企业处于亏损中。”一位电力集团人士说,因为电价低,但煤价涨势较快,在中西部地区表现的最为明显,这些地区的火电企业亏损最为严重。
2009年,中国完成从煤炭净出口国向净进口国的转变,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国煤炭进口就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2月份我国进口煤炭488万吨,同比增长73%,创下22个月的新高。到今年6月份,我国进口煤炭达到1607万吨,创单月进口最高纪录。中国1-10月份煤炭进口总量达到9683万吨,全年进口量破亿吨已无悬念。
年内突破1亿吨的进口量救活了国际煤炭市场的很多卖家,也让沿海电厂暂缓了国内煤价上调带来的成本压力,但现在这些买家们忧心着2010年的紧张局面,因为2010年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这意味着依靠较低价格进口煤炭盈利的沿海火电企业的好日子也不长了。
“现在电力企业一边继续争取较低价格的海外进口煤炭,一边也等着政府部门在国内市场给火电企业一个公平的煤炭交易市场。”一电力企业人士称。
配套方案将助长协签订
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制订的煤炭订货新方案,正是煤电企业苦苦等待的。
按照国家发改委对外透露的信息,目前国家除了鼓励煤炭和电力企业签订3-5年长协合同以外,还着力推进煤炭交易市场化建设的步伐,大力推进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建设。国家有意在北京朝阳区建立全国性煤炭电子交易市场,同时在几个煤炭集散地配建区域交易中心,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煤炭市场体系,使煤炭交易日常化。
一位电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煤电企业经过去年一年的磨合,目前表面看来都显得比较平静了,双方都受够了传统的煤炭订货模式和电煤价格体制导致的煤电之争的苦头,而从去年看,形式上的订货会已经丧失作用,现在煤电企业都在等着政府出台一份煤电价格谈判的方案,政府鼓励煤电双方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签订长期稳定的电煤供应协议,但企业也在等待政府的配套政策来保障长协的实施。
据专业人士预测,如果政府要推动并确保未来煤电企业长期合同的签署和执行,可能会对电价体制进行修改,比如进一步完善煤电联动机制,在保障发电企业合理盈利空间的基础上,根据长期合同价格来合理核定上网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