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在延续17年后终于告别历史舞台。昨天,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获悉,国家发改委已正式下发《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改变目前煤炭供需双方集中衔接的做法,由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自主选择适当方式,分散进行衔接,合同汇总会也将不再召开,代之以网上汇总的方式。
政府抽身煤电合同谈判
按照以往惯例,每年12月国家发改委会部署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事宜,12月底或者1月初,煤炭、电力、钢铁企业将集中进行煤炭采购合同谈判,并根据合同汇总情况落实部分铁路运力。该衔接会被业界俗称为煤炭订货会,由煤炭运销协会具体组织。但经历了去年福州煤炭订货会五大发电企业零订单收场的打击后,产运需衔接会的必要性备受质疑。
煤炭咨询专家李朝林说:“电煤市场化改革不可逆转,而集中召开订货会的形式本身也不利于煤电双方达成协议,因为两大集团容易在会上抱团对抗,利益博弈更加激烈。”
订货会取消后,政府部门将从煤电合同谈判中抽身,但近期还会协调铁路运力的安排。实际上,2009年度的煤电谈判,虽然五大电力企业屡屡诉苦,但国家发改委并没有直接出面干预。直到9月份以后,重点电煤的合同才陆续敲定。即便如此,今年的电煤市场依然平稳运行,电力企业通过大量进口煤炭、借助中间商买煤的方式解决了电煤需求。
重点电煤合同30天内签完
纷扰多年的电煤之争并不会随订货会消亡而平息。为了提高合同谈判效率,发改委明确要求:“在指导意见发布后30日内,供需企业要协商完成合同签订。跨省区煤炭运力衔接,原则上于指导意见发布30日后开始,力争一周之内完成,在规定的供需衔接阶段未完成购销合同签订和录入网络系统的,原则上不再衔接落实运力。”
煤炭运销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30天落实重点电煤合同难度较大,如果煤电双方互相配合还是可以基本完成。经过今年迟迟未签合同,电企不得不通过中间商高价购买市场煤的教训,电力企业签约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考虑到明年电煤市场需求总体偏弱的格局,新一轮电煤谈判预计提价幅度不会太高,应该在5%至8%之间。
长协机制破解煤电困局
有关人士分析:“这份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是动用铁路运力的优惠,将煤电双方拉回长协谈判的框架。”
在指导意见中,发改委提出,鼓励供需企业之间签订五年及以上的长期购销合同,对购销数量、质量、价格等内容齐全、明确的长期电煤合同,可按电煤意向框架总量的50%衔接落实长期运力,在合同期内保持不变,不再逐年安排。了解到,欧美等国的煤炭长协合同,供货期一般长达15年至20年。
目前,国内煤炭市场最大的瓶颈制约就是运力不足。如果煤电双方签订长期协议,至少一半运量可以确保,而且无须每年去找铁路方面协调,这对煤电双方签订长协是一大激励。
值得注意的是,发改委还强调,将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过渡期内,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调整发电企业消化煤价上涨比例,设置煤电联动最高上限,适当控制涨幅。
上述人士认为,这里提到的“过渡期”,即煤电谈判从一年一签到建立长协机制。“预计两三年内,电煤采购的长协机制将基本建立,届时政府出面干预电煤价格的必要性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