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在2006年做出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底,全国的煤层气抽采量要达到100亿立方米,利用量达80亿立方米。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到“十一五”末全国累计完成煤层气抽采量为85.3亿立方米,利用量为34.6亿立方米,无论是抽采量还是利用量,都没有完成预期目标,甚至还有较大的差距。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影响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因素都有哪些呢?今天请继续收看记者的调查。
眼前正在举行的这个庆典是晋煤集团、阳煤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漾泉蓝焰煤层气公司成立大会,这也是晋煤集团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实施煤层气抽采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然而,对这个跨区域合作的项目,晋煤集团煤层气负责人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作为晋城矿区最大的一家煤炭企业,又处在全国煤层气资源最富集区域的晋煤集团又怎么会无气可采呢?其余的煤层气区块又都属于谁呢?那么在资源所在地,为什么绝大多数的采气权却属于央企而非我省的企业呢?(同期略)
事实上,晋煤集团目前拥有煤炭权的矿区面积是6000多平方公里,但作为与煤炭相伴共生的煤层气资源,它拥有采气权的面积仅为107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在晋煤集团拥有煤炭权的区域里,绝大多数区域的气权却属于央企,这就造成了煤炭权和煤层气权在同一区域的分置重叠。
其实在晋城市,当地的其他煤炭企业也都存在着晋煤集团遇到的这种情况,按照煤矿的安全生产要求,必须是先采气、后采煤。那么,煤权和气权两权分置、区块重叠,又会对采煤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然而在各自的利益面前,协商往往只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愿望。对气权和煤权分置重叠造成的尴尬和无奈,晋煤集团有切身的感受。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我国对煤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现在每年对煤炭的需求量已达30多亿吨,随着煤炭开采区域的扩大和深入,现在绝大多数矿井已进入高瓦斯区域,以目前的吨煤瓦斯平均含量为20方计算,现有的抽采能力是每年抽采1%的瓦斯含量,要达到国家规定的8%以下的安全标准,至少需要提前十年进行抽采。所以,煤权气权分置,将会直接影响煤炭生产。
煤与气的争执是从2005年开始爆发的,当时国家为了鼓励发展煤层气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包括财政补贴、增值税先征后退、每年从30亿元的煤矿安全技改资金中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治理瓦斯。在这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煤炭企业和煤层气企业都加大了抽采力度。而拥有气权的央企自然不会坐视地方煤炭企业抽采自己的煤层气,冲突由此产生。
经过了冲突和争执之后,当地许多像晋煤集团一样的煤炭企业只能在自己狭小的区域内抽采并开发煤层气。目前,在晋城煤层气富集区沁水盆地,共有抽气井近5000口,其中晋煤集团就占到了一半,在对自己拥有气权的有限的区块实施开发之后,晋煤集团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向外拓展。
晋煤集团的无奈其实也是当地政府的无奈,由于两权分置,导致政府无法对煤层气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开发和商业化经营,目前我省的煤层气矿权登记面积为33882.632平方公里,其中与煤炭矿权重叠的面积为3389.92平方公里,约占煤层气矿权登记面积的10%,那么解决这10%面积问题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随着去年我省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也为解决两权分置问题提供了契机。其实除了气权之争之外,煤层气作为新兴产业,对我省而言还存在着一个如何采出气、留住利的问题。马巧珍是全国人大代表,曾任晋城市委书记,近几年来,除了在全国两会上为“气随煤走、两权合一”奔走呼吁之外,还一直建议建立煤层气抽采的补偿机制。
其实,发展煤层气这一新兴产业,对我省而言也需要在相关政策、行政审批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完善。今年的5月16日,对太原市2000多名使用煤层气的出租车司机来说是个好日子,因为市区已经停止运营了将近三年的6个加气站重新营业了。
2008年,太原公交公司与晋煤集团合作建立了7个加气站,为市区的900辆公交车和2000多辆出租车提供加气服务。然而,就在加气站运营后不久,由于当时安全手续不全,7个加气站被停业整改补办手续,无奈之下,900辆刚改为煤层气的公交车又被改了回去,市里2000多辆出租车只能到距离市区十几公里的全市唯一的小店区西温庄加气站排队加气。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市内加气站的手续一办就是三年。在6个加气站重新营业后,太原公交公司将会有一多半的公交车开始用上煤层气。然而,对希望降低运营成本和减少尾气排放的公交公司来说,三年的等待还是显得有点漫长。(同期略)
促进煤层气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除了气权、补偿等问题之外,还需要国家层面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安全标准以及更优惠的财政政策等等。正像一位接受采访的专家所说,煤层气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在推进“气化山西”的过程中,面临的这些问题都会逐步的解决。
煤层气:气化山西的“金娃娃”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一种危险化学品,遇到明火便会有爆炸的可能,因此被称为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然而近年来这个让人谈之色变的安全杀手已经成功转身为极具利用价值的新型清洁能源。在我国我省的煤层气储量位居首位,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而在我省,晋城市的煤层气储量又最为丰富,占到了全省的70%。在我省未来五年实施“气化山西”的战略规划中,煤层气的使用量将占到40%,那么煤层气都在哪些领域得到了开发利用呢?它又有着怎样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呢?
郭海林是晋城市一家玻璃制品厂的负责人,他最近正在筹划着开发一种新型的玻璃产品。老郭所说的这种新产品外行人也许看不出什么门道,但在懂行的人看来,要开发这样的产品没有过硬的生产技术是不行的,开发这样的新产品,老郭在过去可是想都不敢想,那么现在让他信心十足的底气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老郭所说的气喷式窑炉就是这种用煤层气做燃料的火炉,制作玻璃器皿最重要的是要有稳定的温度,而气喷式窑炉就恰恰满足了它的这种生产需求。
用煤层气做工业生产的燃料,老郭是晋城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2007年,当他提出将燃煤窑炉改为燃气窑炉时,企业的股东们那吵得可真是不可开交,因为当时用煤比用气要便宜许多。当时老郭有4台窑炉,一个月下来燃气比燃煤要高出十几万元的成本,而且将煤炉改为气炉还得多投资2000万元。但在当时,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粉尘污染等等巨大的环保压力又使老郭觉得束手无策。无法逃避的环保压力几乎使老郭的厂子走到了生存不保的边缘。
在生与死的两难选择之间,管理层终于达成了一致,2007年,老郭厂里的窑炉全部改成了煤层气窑炉,这不仅一下子使得诸多的环保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近几年随着煤价的飞涨,他的煤层气燃料反而显出了低成本的优势。更让老郭欣喜的是,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厂子的订单也越来越多了。
煤层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当它在矿井的浓度达到5%到16%的时候,遇到明火便会爆炸,因此被称为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在我国高瓦斯风险的矿井约占三分之一,煤矿安全事故的70%至80%都与瓦斯有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发生了2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煤矿事故,其中21起是瓦斯事故。而且瓦斯还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制造者,瓦斯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21倍。如今,随着瓦斯由“煤矿杀手”变成清洁能源,它也正在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
给老郭玻璃厂提供煤层气的是晋城煤业集团,晋煤集团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与煤层气打上交道的。晋煤集团所辖的沁水煤田矿区,煤层气储量为一千亿立方米,可抽采量为728亿立方米,这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气田。而晋煤集团真正把煤层气作为清洁能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则是在十年之后。2003年,在国家治理瓦斯优惠政策的鼓励下,晋煤集团在所属的高瓦斯矿井寺河矿新建世界上最大的瓦斯发电厂。寺河瓦斯发电厂总投资近9亿元,装机容量为120兆瓦,年设计发电量为8.4亿千瓦时,于2008年正式发电运营。
那么,与同等规模的燃煤发电相比,瓦斯发电又有着多大的环保生态效益呢?除了用于工业和发电之外,晋城市还将煤层气用于更为广泛的汽车和民用领域。近几年来,晋城市区的所有锅炉已全部改为燃气锅炉,已有1万多辆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和重型卡车使用上了煤层气燃料。对车主来说,除了环保之外,更让他们青睐煤层气的原因是燃气比燃油便宜许多。由于近期油价猛涨,每升汽油的价格都到了7.5元左右,而每方煤层气的价格仅为3.4元左右,这就更让煤层气显出了物美价廉的优势。在晋城市,不仅城里90%的居民用上了煤层气,就连农村许多居民厨房里的煤炉都已经被煤气灶所取代,全市使用煤层气的居民已达15万户60余万人。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晋城市的环境状况也曾一度让环保部门头疼不已。那么,煤层气的推广使用又会给晋城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怎样的变化呢?2010年,晋城市的二级空气质量天数比2005年的258天增至354天,其中一级天数达到了104天,晋城市的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还先后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联合国的“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在我省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品燃料占到了能源消费总量的94.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6.5%。而油品燃料、天然气、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4%、0.4%和0.6%,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几乎是空白。煤品燃料消费“一支独大”的畸重结构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作为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的领跑企业,今年来,晋煤集团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已先后在我省的阳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等大型煤企打出了500多口气井。作为全国煤层气资源最富集地区和煤层气开发利用最好的城市,“十二五”期间,晋城市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有着怎样的规划呢?(同期略)
晋城市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让我们看到了“气化山西”的明天和未来,根据我省“四气”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全省将实现气源管网对市县和建制镇全覆盖、重点工业用户全覆盖和重点旅游景区全覆盖,普通老百姓将都有条件使用煤层气或天然气。然而蓝图之下又有着怎样的现实难题需要破解呢?请明天继续关注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