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中国煤炭要闻 » 正文

煤炭处弱势 整体呈重心逐步下移态势

日期:2013-09-24    来源:转载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煤炭网

2013
09/24
09:4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炭

  作为沿海运输市场的“晴雨表”,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及时反映了沿海航运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有利于政府部门对沿海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有利于船公司、货主、贸易企业、港口、代理等相关企业获取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

  2008年6月4日,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达到3796.86点的历史高位后,便一路下行,2009年6月中旬跌至1009.39点的底部。2009年11月中旬,受煤炭需求旺盛影响,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快速上涨,12月底涨至2115.44点的2009年年内高位。2010年年初指数振荡下行,3月中旬开始又缓步上升,8月份再次探底后出现快速上涨。2011年年初受澳大利亚洪灾影响,指数快速上涨,但之后缓慢振荡下行。2012年年初指数小幅反弹,之后重回弱势。截至2013年4月,指数为1167点。

  对2008年6月至2013年4月的海运综合及煤炭运价指数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其走势的主要因素有两点:

  一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形成了全方位打击。从金融业到房地产业,从资源行业再到海运业无不备受摧残。根据国内知名券商国泰君安的研究成果,干散货海运费价格是煤价的先行指标。煤炭和铁矿石是干散货运输最重要的货种。由于煤炭通过运输环节与下游的需求相联系,运价对需求的反应要先煤炭一步。2008年年中,当油价和煤价还在大幅飙升时,海运市场就已先行一步下滑。自2008年9月开始,国内煤炭需求急剧萎缩,煤价下跌,煤炭运价大幅跳水。其中,秦皇岛至广州港煤炭运价从2008年6月初的160元/吨下跌至2010年3月的30元/吨,降幅达80%。随后煤炭运价虽有所企稳,但总体仍显弱势,在40元/吨到80元/吨之间运行。2010年爆发的欧债危机使得原本就虚弱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煤炭运价与煤价总体呈现出相似的“两头高,中间低”的走势。2011年至今,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煤炭运价处于弱势状态,整体呈现出重心逐步下移的态势。

  二是进口煤大量冲击国内市场,导致国内海上运力疲软。2009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大幅增长,全年进口煤炭1.26亿吨,较2008年增长211.9%。2010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增幅依旧明显,全年进口煤炭1.65亿吨,较2009年增长30.95%。在经历连续两年的快速增长后,2011年我国煤炭进口量有所放缓,全年进口煤炭1.82亿吨,较2010年增长10.3%。2012年进口煤数量更是大幅攀升至2.89亿吨。港口煤炭库存极为充足,导致沿海运力极为萧条,这也是2010年以来运价不断振荡走低的原因之一。

  运力严重过剩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使得运价长期低位徘徊。2013年4月底,综合指数和煤炭指数分别为1069.15点和1167.26点,秦皇岛至福州、广州、上海、宁波的运价分别仅有35.8元/吨、37.3元/吨、27.4元/吨和34.9元/吨,均处于2008年以来的低位水平。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