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十二五”以来,同煤集团围绕“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战略愿景,紧扣“煤炭做强、电力做大、资本做活、物贸做实”四大抓手,精心打造提升了以“千万吨级安全高产高效矿井集群、深度融合的煤电一体化和高科技、高效益、高品位的循环经济园区”为内核的“三大核心能力”,着力推进产业转型,着力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强化作风建设,着力抓好惠及民生,保持了企业发展稳定、员工收入稳定、项目建设稳定、矿区和谐稳定。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确定了以千万吨矿井为龙头的转型战略,精心打造了以“建设千万吨级特大型矿井集群,保证资源接续、实现消肿减亏,推进资源整合矿井达产达效”为内涵的煤炭产业升级版,有力地夯实了企业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
加快建设千万吨级特大型矿井集群。按照每座矿井“1000人、1000万吨产量、10个亿利润”的模式,同煤集团加快推进11座千万吨级安全高产高效矿井集群建设,目前已建成7座。据统计,在“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的千万吨级矿井累计完成的产量占集团公司总产量的44%,实现利润185亿元,效益日益凸显。
大力消化资源枯竭矿井的亏损包袱。通过建设新矿井,向石炭系延深,保证资源接续,实现消肿减亏。近年来,同煤集团对所有资源枯竭矿井都安排了“一对一”资源接续,特别是对10座有条件向石炭系延深的矿井,全部按照当前煤价测算的盈亏平衡点确定延深能力,保证投产即减亏、达产能持平或盈利。
全面推进资源整合矿井的达产达效,保证资源整合矿井整体盈利。按照全省资源整合工作的部署,同煤集团将全省6市14个县区的78座地方私营煤矿,按照一井一面100万吨以上规模进行技改升级,整合为31座矿井。“十二五”期间,通过技改升级的整合矿井共累计完成产量占集团公司总产量的10%,逐步成为煤炭产业新的生力军。
通过煤炭产业升级,同煤集团“十二五”期间的煤炭产量持续提升,在“十一五”期末1亿吨的基础上,从2011年完成煤炭产量的1.15亿吨跃升到2015年的1.8亿吨,煤炭生产能力达到2亿吨,稳居全国煤炭产量第2名。
电力产业强势崛起。“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把做大电力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全力挺进下游产业。从初建同煤热电,到兴建塔山、轩岗、王坪等电厂,同煤集团的电力产业势如破竹,强势崛起。2012年重组漳泽电力;2013年加快建设运城、长治、大同三大煤电基地,电力装机容量达到了1110万千瓦;2014年达到1401.85万千瓦;2015年重点推进了塔电二期、朔南电厂等15个电力项目,使电力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截至“十二五”期末,同煤集团装机容量已达1605万千瓦,比“十一五”期末增加了1290.5万千瓦,翻了两番多。五年来,同煤集团电力产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530.5亿度,集团公司电力板块跃居全省首位。
煤化工突飞猛进。“十二五”伊始,同煤集团新一届党政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单靠挖煤、卖煤已经不可能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就地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是同煤集团加快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年来,集团公司瞄准煤化工项目,积极主动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60万吨甲醇、10万吨活性炭等项目先后投入运行;60万吨煤制烯烃、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到“十三五”中期,同煤集团煤化工板块将形成规模,成为与煤、电并重的第三主业。
金融资本异军突起。2013年2月,同煤集团财务公司挂牌,当年节约财务费用5.1亿元,实现利润2.55亿元,创造直接效益7.6亿元,截至目前共累计实现利润10.56亿元,节约财务费用19.32亿元;2013年底,同煤集团在香港注册成立了融资租赁公司,并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子公司;2014年并购成立了担保能力为30亿元的和晋融资担保公司;2015年同煤漳泽(上海)融资租赁公司获得正式批复,彻底打通了集团公司境外融资通道。大同煤矿集团(香港)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同煤漳泽(上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和山西和晋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这标志着集团公司资本做活的战略抓手取得了新成效,企业在转型发展中迈进了产融结合的新领域。“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一系列推进金融产业化的重大举措,不仅使集团公司转型跨越发展有了稳定的资金支持,更为集团公司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融资规模累计达2000亿元,有力地支撑了企业的转型发展。
煤机制造势头强劲。“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完成了综采装备制造、煤矿机械制造、高新技术装备三大产业区建设,实现了千万吨级矿井、水平接替矿井高端化液压支架完全自主生产制造。五年来,机电装备公司累计实现产值69.48亿元。此外,集团公司的建筑建材房地产产业崭露头角,物流贸易、文化旅游、产业扶贫等板块也焕发出了新的发展生机。
民生工程凝心聚力。“十二五”期间,惠及广大矿工的安居工程、德政工程的“两区”治理改造圆满完成,10万员工、30万员工家属喜迁新居。加大了旧区改造力度,“五网四化一监控”改造大见成效,供热周期由6个月延长至7个月。建立了覆盖集团公司本部的“天眼工程”。每年为员工家属和离退休老同志承诺的“双十件”实事件件兑现。投资改造了老年活动中心,开办了老年大学,组织离退休员工进行健康疗养,为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为70岁以上老人开通就诊绿色通道,惠及了近8万名离退休老同志。制定了实业总公司改革方案,帮助2万多名厂办集体工解决了收入偏低问题。开展了“入户走访解民情”活动,累计入户走访4085人次,征集意见建议1636条,解决员工诉求2753件。开展青年岗位建功活动800多场,通过劳务输出、青年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累计帮助7306名待业青年实现就业。集中力量对特困员工和考入大学的特困员工子女进行帮扶。五年来,集团公司共救助患大病困难员工11744人,资助上大学困难员工子女9680人;“两节”送温暖发放困难补助、慰问金等共计16491.41万元。一系列惠民举措的实施,让员工群众充分享受到了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力地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动力。
回眸“十二五”,80万煤海儿女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以“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赶超精神,奏响了奋勇争先的恢宏乐章!展望“十三五”,80万煤海儿女正以“鼙鼓催征,时不我待”的昂扬斗志,在建设煤电一体化国际能源大集团的征程中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