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化工 » 煤化资讯 » 正文

尿素企业:回不去的黄金时代

日期:2016-09-27    来源:《中国煤化工》杂志

国际煤炭网

2016
09/27
11:0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尿素企业 尿素市场行情 尿素行业

简单描述一下当今尿素市场行情:内蒙古、新疆尿素出厂价已经破千,30万吨以下的尿素企业难以为继,全国85%以上乃至90%以上的尿素企业都在亏本运营,行业整体开工率由之前的7成降至6成左右……

这一切都让尿素生产企业意识到,再也回不到2007年靠政府限价1725元(吨价,下同)才能抑制涨价的时代了;再也回不到2014年和2015年出口轻松超千万吨级别,既有量又有利的时代了;再也回不到仅靠企业限产保价就能缓解过剩矛盾的时代了。

“金九银十”成空

今年上半年尿素均价为1345元,历史同期最低,同比跌幅19.1%。这让尿素企业对秋季内外销量更加期待。然而夏季用肥结束,尿素行情持续走低,从7月下旬开始期待的复合肥企业秋季备肥至今未见动静。“暂时推迟”“下游库存低位”的想法让尿素企业继续生产,以致整体开工率并没有因为90%以上企业成本倒挂而下滑,在一轮全体交替检修之后,依然维持在较高的开工水平。换句话说,尿素企业也许只有继续降价促销或妥协低价出口,才能缓解资金压力。

就内需来说,秋季备肥主角本就不是尿素。以往在复合肥生产中,厂家会添加少量尿素,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干燥负荷,提高复合肥颗粒抗压强度及圆整度。但“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环保、节能减排步伐加快,国内副产硫酸铵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煤化工企业都涉及脱硫脱硝,硫酸铵作为源于己内酰胺、焦化厂、电厂、化工厂、氰尿酸五大类生产的副产品,年产能已高达1250万吨,尿素被硫酸铵替代的情况愈发严重。这使得国内偏高的尿素产量渐渐又失去一条销路。

就出口来说,2016年,内外盘价差多维持在100~160元高位,近期甚至达到180元。这直接打击了国内企业和贸易商的出口信心。本来国内销售已无利润,出口价格连续降低,出口亏损情况更加严重,企业被迫纷纷减少出口贸易。而且近年来,随着国际新产能的投产,国际尿素市场过剩局面逐步显现。在国际市场价格回落的情况下,国外企业成本低,这对于中国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今年印度的3次标购就可以看出,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逐渐降低。尤其是第3轮招标最低报价为179.95美元/吨到岸,刷新了自2004年以来的最低价,不仅严重打击了国内尿素生产企业的热情,更让中国在近几年的竞标中第一次榜上无名,预计后期尿素出口情况也不容乐观。

谁都不愿退出

近10年来,尿素行情分析一直伴随着产能过剩、淘汰产能的话题。如今虽然有退出的产能,但不乏新装置加入,使得尿素产能净值不减反增。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尿素在产企业总产能8000万吨左右。

2016年,超过90%的尿素企业属于亏损状态,加上国家对尿素企业各项优惠政策收紧,业内均认为到了淘汰落后产能的最佳时机。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期,2016年二季度会有三分之一的产能因资金链断裂而永久性关停。然而,时至8月中旬,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经历了一轮交替停车之后再度复产,而且近期安排停车的企业表示会再度开车。尿素淘汰产能进度过慢给尿素行情带来了新的看跌空间,并进一步拖累市场。

说到淘汰落后产能,就不得不提到尿素行业一个独有的“永动机”现象:部分尿素企业是因为工艺的连续性不能停,部分煤肥一体化的企业为了消耗煤不能停,一些企业还想挺一挺不想停……看来看去,谁都面临亏损,谁都不退出。

尿素生产企业不愿退出市场原因主要有4点。第一,部分尿素企业虽尿素的经营在亏本,但其下游产品三聚氰胺或其他相关产品仍可获利,综合计算这部分企业的各项产品的利润的话,还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甚至有一定利润;第二,近五、六年新建的尿素企业向银行贷款占其资金投入的比例非常大,银行与尿素企业之间互相牵制,延缓了企业退出进程;第三,部分尿素企业为非私有性质的企业,一旦宣布破产,企业面临其安置职工以及一些福利待遇等补偿问题;第四,部分尿素企业对于去产能所持续的时间抱有较大期待,认为在很快淘汰一部分落后的过剩产能之后,尿素行业能够重新出现盈利的局面,所以不愿退出市场。

当前尿素生产企业心态十分矛盾。涨价是企业希望看到的,但涨价也是企业不期望出现的。因为行情好转虽然会让企业缓一口气,但同时会让去产能的效果大打折扣,一旦僵尸企业复产,行业或将再陷入过剩的怪圈。

难离政策拐杖

尽管2016年尿素行业凄惨无比,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从未经历过的大危机,站在了生与死的边缘,但是对于尿素企业来讲,对企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自2015年以来国家对尿素行业政策的变化。这些变化造成的多是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优惠政策的不断取消,让人感觉尿素市场逐步走向市场化,国家正在逐步取消尿素行业的调控力度,放任尿素行业自由发展。

但是,众多尿素企业仍旧怀念历史——历史上,我国化肥企业一直就没离开过优惠政策。特别是2008年全球面临经济危机,中国政府为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向市场投入了4万亿人民币,基建项目批复迅速增加,尿素行业自然也分了一杯羹,大批尿素建设项目被批复。而这批受惠于4万亿的项目在随后几年集中投产,致使2013—2014年国内尿素产能增速达到了12%。那是一段多么称心如意的历史呵!部分企业会想:如今,经济又不好了,政府凭什么不救?凭什么让企业面对市场风雨自生自灭?

当下,尿素生产企业最希望政府取消关税。印度一直是我国的尿素出口大国,因而几乎在印度的每次进口招标中,我国的尿素货源占比都能在50%以上,出口可谓是尿素企业短期消化过剩产能最有效的途径。这种局面直到2016年开始发生改变。国际新兴尿素市场的主要原料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所以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我国的尿素主要是以煤炭为原料,价格原本就比较高。今年国内尿素企业基本无缘国际招标。

有分析指出,现阶段尿素是严重产能过剩产业,近几年国家的目标是去产能,因此估计当前国家不会给予尿素行业再次喘息之机,直到国内尿素行业供需实现平衡为止。但是,这样的分析让尿素企业不愿意接受。所以,有的企业干脆选择不听、不信。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