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现代煤化工已经从过热发展阶段发展到趋于理性发展阶段。10月16日,在2018中国国际
煤化工发展论坛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顾秀莲指出,当前,煤化工行业内企业正苦练内功,深入开展创新提质降本增效工作,实现高质量运转,提升产业竞争力。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也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认为,现代煤化工行业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应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工艺系统优化和产品升级,不断降低项目建设造价和生产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能耗、水耗和“三废”排放不断降低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介绍,据中国石化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统计,截至9月底,我国煤制油产能921万吨,前三季度产量414.7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51.05亿方,产量20.1亿方;煤制烯烃产能872万吨,产量558.5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347万吨,产量166.3万吨;四类项目产能较“十三五”初的增长率分别达到214.3%、64.4%、69.6%、50.9%。示范项目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能耗、水耗和“三废”排放不断降低,技术创新取得了一批新成果。
傅向升认为,现代煤化工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一是限煤“一刀切”,企业生产受到影响;二是受石化原料多元化和轻烃化项目冲击;三是绿色化发展对现代煤化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煤制天然气输送受制于人,生存压力大。
顾秀莲希望,煤化工行业继续把科技创新摆在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继续提高行业环保水平。要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功能,积极开展行业标准研究、行业自律、示范工程项目考核、技术交流与推广等各种咨询服务等,促进行业和帮助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推动行业创新、集约、绿色发展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卢卫生指出,我国现代煤化工目前产业整体仍处于升级示范阶段,下一步要从三方面做好《现代
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的落实工作。一是创新发展。二是集约发展。三是绿色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建议:一是要科学全面的评价现代煤化工产业,摸清和掌握示范工程项目实际运行的能效、煤耗、水耗、排放等指标,并开展对标研究,提出优化、提升方向和措施。二是着力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重大需求,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先进成果转化,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通道。三是要充分考虑工艺技术进步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对现代煤化工产业的促进作用对现有企业优化和采用智能控制改造,对新建项目预先设计智能控制,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安全和环保做到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