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上证指数阶段涨幅6.49%,而煤炭石油板块涨幅达到18.62%,远远超越大盘涨幅。
煤炭板块如此强劲的走势,受到下游需求复苏、涨价预期、业绩预期、长期估值优势四大因素的强力支撑。
二、三月份煤炭及下游数据均显示需求一定程度的企稳反弹,煤价自春节后也持续稳定。特别是中转地秦皇岛港库存自3月份以来持续下降,截至目前降到450万吨左右,使得煤价进一步得到了支撑。而且市场关于合同煤价格上涨的传言也增强了对煤价的信心。合同煤价格对于当前的煤炭市场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国内需求方面,据测算,从3月份起,秦皇岛港煤炭离港发运量已经基本恢复到08年同期水平。沿海煤炭运价连续3周上涨,运煤船只的预订较困难。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经下降到350万吨附近,低于正常水平约30%。(历史上秦皇岛港煤炭可运天数的正常水平为9-10天,目前仅为6天左右)。中央直供电厂耗煤量与3月份相比,没有变化,同比下降幅度为5%。
目前全国中央直供电厂电煤库存小幅上升,截至4月7日,中央直供电厂电煤可用天数从15天回升到16天。其中,华北电网、东北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下属的中央直供电煤库存吨数比3月底分别上升4%、7%、5%和3%,华中电网比3月底下降6%。
而煤炭的国内供给方面,供给仍然偏紧,从2月底起,秦皇岛港煤炭铁路调入量就持续低于离港发运量,供给小于需求。截至4月10日,4月份山西煤炭铁路外运量日均不到90万吨,而2008年4月同期为116万吨,同比下降23%。而小煤矿复产程度有限。分析师判断,考虑到煤电博弈的终结,今年后三季度,进口煤的增长幅度有望缩小。考虑到山西的限产保价,2009年中国原煤产量预计在28.5亿-29亿吨,进口量预计超过5000万吨,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局部地区供求略微偏紧。
业内指出,仍然需要提起注意的是,港口存煤下降是否意味需求反转仍须观察。截至3月30日直供电厂煤炭库存为2814.31万吨,可用天数为15天,库存水平仍属正常,因此港口存煤下降可能是库存前移。如果随着调入量的增加,仍能维持当前的调出水平,则可以认定需求基本稳定。另外,近期钢铁、焦炭价格普遍持续下跌,焦炭的限产力度重新加大,炼焦煤市场需求不足,市场成交低迷,煤价有所下滑。山西运城、吕梁、介休等地主焦煤价格比上周下跌10-40元/吨,山东等部分地区炼焦煤价格比上周下跌40-80元/吨,河北炼焦煤市场需求不足,企业接煤意愿下降,河北南部炼焦煤到厂价格比上月下跌50-100元/吨。总体来说,钢铁、水泥等行业经历了第一轮去库存化后,正开始面临第二次去库存化的压力,煤炭需求前景仍然有所反复。
业界普遍判断,4、5月份,国内煤电的谈判能有结果,重点合同煤价格的敲定可能抑制煤炭进口的增加。